附小宣是一个爱思考的人
每日都要三省吾身:
“早上吃什么?”
“中午吃什么?”
“晚上吃什么?”
想必大家对这一日三餐都很讲究
很遗憾,附小宣要告诉你
享受美食一时爽
也要小心病从口入
很多疾病可能都是你“吃”出来的
比如:没煮熟的四季豆、鲜黄花菜,发了芽的土豆……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疾病,通俗说就是“吃”出来的病。
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全球每年至少有6亿人患食源性疾病,其危害大、发生范围广,是当前头号食品安全问题。
食源性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食源性疾病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 “上吐下泻”,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伴有发热、头晕头痛,有些还会引起严重的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的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食源性疾病通常具有传染性或毒性,由细菌病毒、真菌、有毒动植物、寄生虫或化学物质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后导致。
1、微生物性
常见的包括沙门菌、弯曲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李斯特菌、霍乱弧菌、肉毒梭菌及其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诺如病毒等。
2、真菌性
有毒蘑菇、霉变甘蔗等。
3、有毒植物性
发芽马铃薯、未烧熟煮透的四季豆、乌头、马桑果、有毒野菜等。
4、有毒动物性
河鲀毒素、贝类毒素、有毒鱼籽/鱼卵、有毒蜂蛹等。
5、寄生虫性
绦虫、旋毛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并殖吸虫(肺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等。
6、化学性
亚硝酸盐、甲醇、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杀鼠剂、重金属如铅、镉和汞等。
怀疑食物中毒了怎么办?
1、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尽快去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2、严重者可拨打120呼救,越早到医院越利于抢救;
3、食物中毒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清除毒物、控制感染、尽快补液和对症治疗;
4、在家自救的时候可以使用紧急催吐的方法比如用筷子或者手指刺激咽喉部以尽快排除毒物,早期的催吐、导泻非常重要;
5、保存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检测,也可以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诊断及救治。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保持清洁,注意手卫生
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要先用流动水清洗,烹饪过程中生熟食品交替处理及接触到不洁物品要洗手,使用的刀具、器皿、砧板、抹布等要经常清洁消毒。
2、生熟分开
将食物用器皿分开存放,处理生熟食物的刀具、砧板要分开,以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触、交叉污染。
3、烧熟煮透
食物烧熟煮透才能将其内部的细菌杀死,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不喝生水,尽量少吃凉拌菜。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熟食在常温下放置不宜超过2小时,未吃完的食物及时冷藏;冰箱取出的食物要彻底加热或者清洗干净后再食用;冰箱不宜塞太满,影响冷藏效果;婴幼儿、老年人食品最好现吃现做。
5、食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水;食材要安全新鲜干净,从正规渠道购买食材;不吃少食用或没食用过的食品;坚决不吃野味及未经检疫的活禽畜;不采摘不食用野生植物或蘑菇;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用安全的流动水清洗食物;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注意餐具卫生,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WHO《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3.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food-saf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