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鼻饲?哪些患者需要鼻饲?
鼻饲是一种临床中广泛采用的治疗和护理手段,它通过导管经鼻腔、咽喉到达胃,用于输送液体食物、营养液或药物。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无法正常吞咽或咀嚼的患者,以及有某些胃肠道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存在营养不良状况的患者。鼻饲管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居家护理导管之一,居家照顾者鼻饲照护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为居家鼻饲照顾者提供鼻饲护理攻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爱与营养同行。

2.鼻饲液的配置
为鼻饲患者选择食物时,应优先考虑那些富含多种维生素、容易消化且口味清淡的流质食物。例如,牛奶、豆浆、米粥汤以及鱼汤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可以将各种蔬菜和水果榨汁,比如胡萝卜汁、番茄汁、芹菜汁或西瓜汁等,这样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还能增加饮食的多样性,既能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又能提供充足的微量营养素。

3.鼻饲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首先,确保鼻饲导管通畅。使用灌食器往鼻饲导管中打一点气体或者清水,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鼻饲导管是通畅的,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通过鼻饲导管进行喂食。
其次,预防误吸。将患者的床头抬高 30~45度,或者采取半坐位、半卧位的姿势,避免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反流、呕吐等情况。
4.鼻饲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鼻饲时要控制鼻饲液的温度、剂量和注入速度,确保鼻饲液的温度是适宜的,最好维持在 38~40摄氏度,一次不要注入太多鼻饲液,最好少量多次,建议每次喂食量不超过 200毫升,间隔不少于 2小时。
5.鼻饲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结束喂食、喂水之后,使用20~30毫升的温水或者盐水冲洗鼻饲导管,以清除其中的食物残渣,防止导管内食物残留导致堵塞、变质或发酵。清洗完毕后,应将导管末端折叠并妥善固定,以防液体回流或意外脱落。
在鼻饲之后的1小时内,建议保持患者的体位不变,这样有助于促进消化,帮助胃内容物更好地排空,从而减少反流、呕吐及误吸的风险。
此外,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对患者的口腔护理,定期清理口腔内的唾液和其他分泌物。这不仅能够降低因分泌物积聚而造成的窒息风险,也是预防口腔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保障患者的整体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6.鼻饲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第一,腹泻。严重腹泻可造成大量消化液丢失,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居家鼻饲要避免食物变质、食物温度过低、灌注量太多等情况,出现腹泻时可以鼻饲米汤或淡盐开水,严重腹泻时应到医院就诊。
第二,胃潴留。每次鼻饲前先进行抽吸,如果残留胃液超过100毫升~150毫升,需要延长灌注间隔时间,或进行胃肠减压,必要时服用胃肠动力药,促进胃排空。
第三,便秘。采用腹部按摩促进患者规律排便,具体方法:按肠道走行方向进行环形按摩,在左下腹处稍用力,每天进行3次,每次15~20分钟。足底按摩促进规律排便,具体方法:每晚在鼻饲1小时后用温水泡足,并对足底进行按摩,促进肠蠕动,以利于大便排出。

参考文献:
[1]Bischoff SC, Austin P, Boeykens K, et al. ESPEN practical guideline: Home enteral nutrition. Clin Nutr. 2022;41(2):468-488.
[2]牛亚荣,林清然,王琳,等.老年人长期家庭鼻饲安全管理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杂志,2023,38(20):101-105.
[3]周海江,张达,尹天泉.中国失能患者家庭营养治疗推荐[J].中国急救医学,2021,41(10):829-841.
[4]李培培,张丽,于子荞,等.家庭肠内营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7,32(11):105-109.
[5]李晨露,程云,薛丹丹,等.腹部按摩对重症病人鼻饲相关并发症影响的系统评价[J].护理研究,2017,31(14):1690-1695.